微创式左心耳封堵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比较,其入侵性较少,手术只需进行一次,患者却可终身受到保护。由于心脏只有一个左心耳,因此不需要更换封堵器。

心房颤动简称「房颤」,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。据估计,香港大约有七万人患有房颤。

心房颤动与中风

正常人的心脏一收一放,很有规律,很小机会产生血块。患有房颤的病人,由于心房肌肉不停颤动而无法正常收缩,因此血流减慢滞留在心房而形成血块。左心耳是左心房的末端,其网状心脏肌肉组织易使血液凝固成血块,当血块松脱后会随着主动脉流向身体各处,若流至大脑会阻塞血管,导致缺血性中风。

房颤患者中风风险较一般人高出约5倍,心房里的血栓就像潜伏在身体里的「炸弹」,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,预防中风是房颤治疗方案中最重要一环。房颤患者一旦出现中风,病情往往较为严重,且死亡率也较高。常见会造成瘫痪、动作迟缓、无法言语等严重后果。中风是本港第四大杀手,而大概九成导致中风的血块,也是在左心耳形成。

治疗方法

药物治疗

薄血药可减低血液在左心耳形成血块的机会。传统薄血药「华法林」会造成血凝障碍,可减少血块形成,但它的主要风险是出血问题。对于部分曾经出现严重出血(例如肠胃或脑部)的病人,长期服用薄血药有机会引致再次出血的风险。另外,新一代薄血药亦非所有房颤患者适合服用(如肝肾功能不佳、出血风险较高等病人)。

微创手术- 左心耳封堵术

传统手术治疗需要开胸切除或结扎左心耳,风险大且并发症多,病人恢复时间亦较长。微创式左心耳封堵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比较,其入侵性较少,手术只需进行一次,患者却可终身受到保护。由于心脏只有一个左心耳,因此不需要更换封堵器。

左心耳封堵手术过程

左心耳封堵手术过程大约1小时,心脏科医生会在患者大腿内侧的股静脉伸入导管,透过房间隔穿刺术、萤光透视法、血管造影及超声波为导引,将封堵器植入左心耳,封堵器俨如一把降落伞堵塞左心耳入口,降落伞张开后会与心脏肌肉相连,仿如一个自然屏障,避免血液再停留凝固血块。手术完成后,患者可在当日下床,一般情况下,约住院2至3天。

左心耳封堵手术风险及术后须知

除了一般手术风险外,进行左心耳封堵手术时,因植入的导管需要从大腿经过房间隔穿刺再到达左心房,技术要求较高,在很罕有情况下可能会弄穿心脏,或在术后出现心包膜积水的并发症。不过,医生若发现有心包膜积水情况,会即时在手术室处理,出现并发症的机会仅1-2%。现时的封堵器由两间公司Boston Scientific及St Jude研发。调节能力高,可望进一步缩短手术时间,增加手术的成功率及安全性。手术后大概45天,新生组织会把封堵器覆盖。在此期间,请依据医生指引继续服用抗凝血药或抗血小板药。

出院后一周内不可游泳,洗澡尽量采用淋浴,保持伤口位置干净及干燥;一周内应避免提举重物及避免过度剧烈的活动。